17771602393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

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9-18点击次数:189

人体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外部设备或装置产生所需的正负电荷,以中和带电体上的静电。这一原理在《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中得到了明确阐述。同时,《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安全规范》(SY/T7354-2017)进一步规定了人体静电消除器的技术要求、使用和维护指南以及适用范围。

人体静电消除器通过外部设备产生正负电荷中和静电,采用无源式电路设计,能智能检测静电压,并以受控方式泄放静电,避免火灾隐患。市场上常见的人体静电消除器,也被称为人体静电释放器,采用无源式电路设计。当人体上的静电作用于电路时,它能智能检测静电压是否已导出。一旦静电压达到风险值,便会触发声光报警器进行提醒。这种装置由不锈钢板制成,内嵌无源电路系统。当人体触摸钢球时,装置能将携带的静电通过受控、匀压、匀流的方式泄放到地面,从而避免静电放电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其特点包括体积小巧、重量轻便、无需电源、安装简便以及消除静电时无任何感觉。

1.1 ❒ 适用场所

适用于化工、冶金等易燃环境,分普通型和防爆型,满足不同环境需求。人体静电释放器适用于化工、冶金、军工、油田、石化、油站、电力、电子、铁路、矿山、采气、电脑机房、高级宾馆和办公室等潜在火患和爆炸危险环境中。这类场所易燃易爆,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人体静电消除器还分为普通型和防爆型两大类,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8fc8fccdecef9e93b06ec899e6fea83.png

1.2 ❒ 装置类型

左图展示的是一款全金属结构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接触面采用不锈钢材质,这类静电消除器通常被称作“普通型静电消除器"。而右图则呈现了一款特别设计的静电消除器,其黑色头部采用加入导静电剂的聚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半导体或亚导体的特性,因此这类静电消除器常被命名为“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或“防爆型静电消除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防爆型静电消除器是专为易爆易燃环境以及高静电防护需求场所设计的一款人体静电专用产品。

022. 安装要求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人体静电消除器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标准规范要求。通过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普通型与防爆型静电消除器的适用场所及具体安装要求。

2.1 ❒ 安装标准

根据相关安全规范,在各类易燃液体作业区,必须安装防静电装置,确保电气连接并妥善接地。根据《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AQ 3053-2015第8.2.4条的规定,在可燃液体储罐的相关作业区,必须设置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这些装置应安装在以下位置:a) 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b) 罐顶平台或浮顶上取样口的两侧,距离取样口1.5米之外,各设置一组消除人体静电设施。同时,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必须与这些设施连接,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消除人体静电。此外,这些设施还需与罐体进行电气连接并妥善接地。

2.2 ❒ 防爆型安装要求

在易燃易爆场所,必须安装防爆型消除器,选用符合标准的产品并通过检测。在以下场所,必须明确安装防爆型人体静电消除器:甲、乙和丙A类液体作业场所,包括泵房门外、储罐上罐扶梯入口处、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处,以及码头上下船的出入口处。这些场所存在静电引发事故的风险,因此需要特别强调防爆型消除器的安装,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3 ❒ 其他重要要求

遵循相关标准,确保接地电阻值和连接稳固性,避免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域。遵循《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944-2013中的第13.2.4条标准,确保涉及人身安全的防静电接地采用软接地措施。这是为了保障使用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安全性。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的第14.3.18条标准,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的检测断接接头、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以及汽车罐车装卸场地的固定接地装置,都不应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域1内。这一规定特别强调,人体静电消除器不得位于石油库的爆炸危险1区。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关于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使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明确结论:

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配备并使用“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或“防爆型静电消除器"以确保安全;而在非易燃易爆的场所,但同样需要防静电措施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使用“普通型静电消除器"。

扫码加微信,了解最新动态

扫码加微信
17771602393

Copyright © 2025 依客思防爆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